“除此之外,在修定律令方面,房玄龄秉持审查并确定法律和命令,将宽厚平和做为宗旨,简化律令,除去了隋朝的苛酷刑法。”罗玉华继续道。
“自房玄龄等更定律、令、格、式以后,有唐一代都没有发生过多大变动。”
“到了公元629年,贞观三年。房玄龄改封魏国公,为尚书左仆射,监修国史。”她感慨道,“房玄龄尽心竭诚,早起晚睡。加之他明达吏事,法令宽平,任人惟贤,不分卑贱,人们都称他为良相。”
“到了公元637年,贞观十一年。房玄龄再次进封为梁国公。”
“贞观十三年,房玄龄加太子少师。”她叹道,“他的女儿成为了韩王妃,他的儿子房遗爱娶了高阳公主。”
“而此时的房氏一族,显贵至极。”
“可房玄龄却常常深自卑损,不敢炫人傲物。”
“到了贞观十六年,唐太宗李世民发动了远征高句丽的战争。”
“此后的五六年,战争一直没有停止,这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负担。”
她继续道:“到贞观二十二年。房玄龄病重。重情义的李世民不仅派名医为其医治,还每日供给御膳,并亲临探望。”
“可即便如此,李世民还是没能留住这个从年轻时,就跟在他身边的挚友心腹的性命。”
“而其在临终之时,依旧抗表进谏,请求唐太宗以天下苍生为重,停止征讨高句丽。”罗玉华叹道,“而唐太宗李世民在看见奏表后,也感动地对房玄龄儿媳,也就是自己的爱女高阳公主说,其病危将死,还在为国家分忧,真是难得。”
“而到了房玄龄真的弥留之际,唐太宗更是亲至其病床前握手诀别,立授其子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,房遗则为中散大夫,使其在生时能看见二子显贵。”
“同年七月二十四日,房玄龄与世长辞,终年七十岁。”她继续道,“难过的唐太宗为之废朝三日,追赠太尉,谥号【文昭】,并让其陪葬昭陵,后配享太宗庙廷。”
“可以说,纵观房玄龄的一生,他出生于显赫家族,精通经史子集,擅长诗词歌赋。”罗玉华总结道,“他运筹帷幄,凭借卓越的才能和智慧成为唐朝建立的重要推动者。”
“他忠诚勤勉,兢兢业业的辅佐李世民开创了【贞观之治】的大唐盛世。”
“他为人正直豁达,处事严谨周密,深得朝中官员和士人的敬重。他的一生,既是个人的传奇,也是大唐王朝的传奇。”
“而凌烟阁上庄重肃然的画像,便就是他一生赫赫功绩的最好证明。”
“听起来也真的是传奇的一生啊!”徐爱忍不住叹道,“那为什么我们小时候听说的更多的,却是魏征和太宗的故事更多呢?”
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