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范公呢,是改革派……”徐爱对于宋史颇有了解,“然后包大人呢,是保守派……”
“他俩虽然在政见上属于不同派系,但在人品上,两个人却又互相敬重。”罗玉华接着她的话说,“范仲淹因为改革失败被贬以后,他留下的那些事,全落到了包拯手里……”
“而包拯呢,把范公的【均公田】改成了【限田制】。”
“啥意思呢,就是,所有的官员买田,不允许超过三十顷,多了就得充公。”她继续道,“而就他这一举措,才是真正的替百姓做了主……”
“当然,我不是说范公没有替百姓做主的心思啊,而是他也是人,也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,而使用的方法不同,造成的结果可能会结果会造成很大偏差……”
她继续道:“百姓嘛,理解不了各种政策,他们只看政策是不是给自己带来了实打实的好处……”
“包拯做到了,所以他就成了百姓心里的包青天。”
“但,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,发生了,包拯居然在这个时候,又上奏,要仁宗保留范公提出的一些新政……”
“也就是说,包拯不是要反对范公改革,他只是反对范公改革中的那些不合适的部分……”徐爱听到这里,终于明白了她的意思。
“只是很可惜啊,包青天辛辛苦苦推行的【限田令】,在他与仁宗一前一后去世后,立马就被王安石,这位范公的第一迷弟推翻了……”
“然后呢,大宋的土地兼并制度就又开始了,然后北宋也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……”
“范仲淹的好朋友是欧阳修,欧阳修和包拯有点【相爱相杀】,但又在包拯因举官不当时替他求过情……”她总结道,“他还很欣赏王安石,但又在王安石变法时反对他……”
“然后呢,司马光和王安石呢,又都是曾在包拯手下为过官的。”
“司马光又曾有过提携苏轼的意思,因为他俩都是变法的反对派。”她继续道,“但苏轼和王安石私交又很好……”
“等司马光废尽王安石的新法后,苏轼又跳出来反对司马光,然后又被排挤打压了……”
她啧啧道:“随便说了这么一段,大家是不是听到了诸多熟悉的名字?”
“这些人居然全都认识……”
“怪不得播主说宋朝的时候要说题外话呢!”
“原来包大人不是只是重案组组长啊!”
“天啊,文臣多了,也乱的不行,就不能花点心思在国防上吗?”
“名气最大的是包大人吧!反正我在几岁时就会唱开封有个包青天啦!”
弹幕也疯狂的刷了起来。
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